問:你所說的「上主」是什麼意思,能否請你詳細地定義或描述一下?我之所以提出這個問題,是因為對許多人而言,上主這個象徵符號代表著各種不同的意義,可能會讓人想到一位白髮老人,或是能量的泉源,或是高我。現階段我對自己打造出來的幻相已相當熟悉。想到許多人處在這幻相裡都倍感無聊,應該可以說我們大致能掌握恐懼的狀態了。這種狀態真是無處不在。我認為只要 ...
問:《奇蹟課程》所說的那位「上主」具有互動性,祂會針對我們的日常行為,來改變或調整我們的身體及世界的存在狀態嗎?這部課程一開始就強調我們是永恆不易的,但後來又提及隨著我們不斷進步而發生的種種轉變。我不太明白,我們究竟是否有能力作出任何改變。我們若真的恆常不變,永遠都是我們自己的本來真相,那還有什麼好做的? 答:雖然本課程經常以擬人 ...
問:在肯恩的一些音頻中,他有時說「《奇蹟課程》不是一部平安與愛的課程」,有時又說「它是一部關於平安與愛的課程」。快把我搞瘋了,到底哪個才是? 答:抱歉讓你混亂了!你要看這些話的上下文,了解其重點所在,應該就能明白它的意思。如果著重點在於本課程的硬功夫,也就是觀看小我、正視我們為了選擇它而付出的慘痛代價,那我們不妨特別強調:「它可不 ...
問:《奇蹟課程》所說的「感恩」是什麼意思?〈練習手冊〉第一百九十五課提到,我們對上主和耶穌心懷感恩,理由只有一個,就是我們從未分裂過,這才是唯一值得感恩的事。我很好奇人們平常用的感恩清單是否有助於學習奇蹟?例如,我感恩老公理解我;我感恩今天在商店裏遇到的那位好人;我感恩今天這趟愉快的散步,等等。 答:你的問題其實反映了兩種體驗感恩 ...
問:我能不能既熱愛圓滿無缺的心靈(靈性),又厭惡身體和它背後的醜陋小我?還是說,這種想法表明我的心靈已經陷入了極度的分裂? 答:厭惡身體等於混淆因果,罔顧心靈,因為身體只是果,心靈才是真正的因;可見,厭惡身體,只會讓心靈繼續分裂。耶穌說得很明白,我們認為自己憎恨的只是這具身體,但事實是:你竟把自己的罪咎由心靈轉移到身體去。問題是身 ...
問:前陣子,我真正領悟到,如果我的利益與他人的利益有所不同,那麼平安是不可能存在的。那不僅僅是理智上的理解,似乎是一種充滿我整個存在的體悟。當時這個領悟顯得非常、非常簡單,並讓我感到無比喜悅。可是,如今我又開始困惑了,因為在形式層次上,我和別人的利益並不相同。 我一向都在照顧別人,現在漸漸有些吃不消了。我渴望擁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安靜角落, ...
問: 巫師、術士這類使用法術 (magic) 的人,也可能是認真的《奇蹟課程》學員嗎?運用法術,和我們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怪力亂神的方法有何不同?舉例來說,在求職面試前,一位奇蹟學員也許會穿上最好的套裝、正面思考,用心準備最好的回應;另一位則可能點上蠟燭、冥想一番,或進行特殊儀式來作準備。兩者都用了他們認為有效的方法,在這世界裡發揮自己的意志 ...
問:請問,何謂聖靈?何謂「具體之物」?什麼才是《奇蹟課程》的終極目標? 答:耶穌在《課程》中是這樣告訴我們的:聖靈「就是『基督之心』,超越了人間知見而覺於真知之境」(T-5.I.5:1);聖靈「其實就在你的正見心境中,一如祂曾活在我的正見裏。」(T-5.I.3:3)換個說法,聖靈就是我們陷入昏睡、投射出這個分裂世界之後,始終存於我 ...
問:我一直在修奇蹟,受益匪淺,但有一個問題老是冒出來。有一天我心有所悟:《一念之轉》的法門確能幫人活得輕鬆自在。真的,只要接納彼此交織的種種負面情緒、感覺及想法,那些壓力就會消融於平安之中。不過,《奇蹟課程》好似不主張「接納現狀」;它只是告訴我們,一有負面情緒,就挪開視線,轉身尋找光明。如此看來,這部課程更像是二元論,甚或否認生活所呈現的 ...